课件编号18944317

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教学课件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张)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68296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区域,发展,自然环境,基础,教学课件,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你知道都江堰吗?根据所知,讨论你眼中的都江堰。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唐代,修建了飞沙堰。 建国后,又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 为有效管理维护都江堰的运行,设立了堰官、岁修制度。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想一想 : 都江堰建设之前成都平原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②成都平原地处岷江从山区流向平原的特殊位置,洪水泛滥时泥沙淤积,河道淤塞,导致洪水淹没成都平原;旱灾时,河流水量骤减,又因江东地势较高,河流无法流入。 (1)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 都江堰的自然原因。 ①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②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 ③易发生旱涝灾害; ④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 (3)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①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②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 ③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 ④为成都平原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⑤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防洪、灌溉); 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学习目标 掌握区域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树立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古代。 思考?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 肥沃的土壤 充足的水源 平坦的地形 足够的热量 注意:自然条件知识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非是唯一条件! 思考? 有哪些地方,自然条件优越,却发展一般;有哪些地方,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却较好。 经济落后的孟加拉国 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 知识点二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农业社会 土地资源 工业社会 矿产资源 2.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表现 举例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型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如沙特阿拉伯,依靠石油,成为了世界上富裕国家之一 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太平洋之上的诸多岛国,资源贫乏,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低下 3.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 表现 举例 有些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澳大利亚,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被称之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丰富的资源带动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快速发展 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表现 举例 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20世纪50年底啊,随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