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53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450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质量,解析,试题,历史,监测
  • cover
龙岗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的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地上有的邦国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以下史料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临潼姜寨遗址有较为完整的聚落结构 B.陶寺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城址建筑及礼器 C.大汶口文化遗址随葬品数量多寡不均 D.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了水稻等植物遗存 2.周代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重“功绩”而轻视“祖荫”。如管仲被齐桓公立为相,拜仲父,是以才得拜,以功得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彻底瓦解 B.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 C.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D.社会转型趋势已出现 3.如表关于秦朝的历史评价主要反映了( ) 摘录内容 来源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然而公天下之端至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A.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B.公天下取代了家天下 C.以法治国理念的推行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4.《后汉书》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徙附万计……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这( ) A.成为东汉衰亡的隐患 B.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 C.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 D.体现了汉代国力强盛 5.有学者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四次人文热潮,依次是“从‘神’到‘人’”、“从‘礼教’到‘个性’”、“从‘门第’到‘平民’”、“从‘道德’到‘功利’”。其中第二次人文热潮发生于(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6.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先后在平城南郊和洛阳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孝文帝旨在( ) A.学习汉族文化礼仪 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宣扬儒家正统思想 D.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7.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该时期( ) A.出现儒佛道三教并行 B.修建了沟通南北的运河 C.设置通判监察地方官 D.外贸是重要的财政来源 8.有学者认为,唐代中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这一观点是基于唐宋时期( ) A.租佃关系普遍发展 B.赋税制度的改革 C.均田制进一步推行 D.藩镇势力的削弱 9.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但直到11世纪前后的北宋时代‘士人’才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从侧面反映了( ) A.中枢机构的完善 B.科举取士的发展 C.皇权专制的弱化 D.门阀士族的兴起 10.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这一理念被宋代后世君臣沿用。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 ) A.内外相制加强君权 B.崇文抑武防止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