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53861

【精品解析】【精彩练习】七上(中国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1546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课,各族,北方,统一,短暂,西晋
    【精彩练习】七上(中国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选择题 1.在讲三国结束的历史时,老师在幻灯片上画出了三国鼎立示意图,并按灭亡的顺序依次删除。老师删除的顺序应该是(  ) A.魏、蜀、吴 B.魏、吴、蜀 C.蜀、魏、吴 D.蜀、吴、魏 2.西晋时,一位商人想到都城做生意,他应该去(  ) A.洛阳 B.长安 C.建业 D.成都 3.(2020七上·高明期末)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4.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年代尺空白处应填(  ) A.西晋建立 B.三国鼎立 C.西晋统一 D.西晋灭亡 5.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充分说明了(  ) A.丝织技术高超 B.社会经济繁荣 C.统治阶级腐朽 D.制糖技术发达 6.下列图片是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它反映的是(  ) A.饮食习惯 B.民族礼仪 C.民族交融 D.牛耕使用 7.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下列事件与八王之乱有因果关系的是(  ) 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②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③西晋统一全国 ④西晋从此衰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在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迁人陕西关中地区的是(  ) A.氐族和羌族 B.蒙古族和羯族 C.鲜卑族和羌族 D.匈奴族和羯族 9.十六国时期流传有“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之说,“良相王猛”辅佐前秦君主进行了改革。下列关于这次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秦通过改革逐渐强盛,统一了全国 B.苻坚重用氐族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 C.改革使胡汉之间矛盾有所缓和 D.改革导致“八王之乱”爆发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昏庸统治] 材料一: ①西晋初年,晋武帝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②左贤王刘宣等私议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 [民族迁徙] 材料二: [相关链接]: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西晋统治者向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1)材料一①反映了西晋哪一历史事实?以前还有哪些朝代采取过类似的措施。 (2)材料一②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危害。 (3)材料二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4世纪后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少数民族? (4)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5)通过以上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63年,魏灭蜀;266年,晋代魏;280年,晋灭吴,所以,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蜀、魏、吴,故选C项;其他三项排序错误,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知识点】西晋的兴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故选A项。 长安是西汉、隋唐的都城,排除A项。 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定都建业,排除B项。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定都成都,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晋统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