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54638

第8课中国古代法治和教化练习(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29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8课中国古代法治和教化 一、单选题 1.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是地方乡大夫送迎、宴请地方贤良与尊者的一种礼仪。对于受邀的乡饮宾客,朝廷会大肆表彰其德行义举,历届乡饮宾客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乡饮酒礼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B.礼乐制度具有教化功能 C.民俗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 D.宗法制度日益强化 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3.《尚书》记载,周公曾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政治局势不稳 4.《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受罚。对因欠债而以劳动抵消债务的,要给予他们播种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各20天。据此可知,《秦律》 A.细密而又严苛 B.注重保证发展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 C.重刑罚轻感化 D.解决了兵员补充和农业发展的矛盾 5.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 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 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 6.《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7.《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 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 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 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8.《大明律》对“谋反”“大逆”“造妖书妖言”“犟盗”“官吏受赃”以及“犟奸”等论罪均较重。如“谋反大逆”罪,唐律规定本人处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绞;明律则规定本人“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上皆斩,这反映了明朝 A.加重制裁危及统治的犯罪 B.遭遇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 C.刑法规定比前朝更加严厉 D.经济发展催生更多的问题 9.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 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 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10.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据此可知,清代司法实践( ) A.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撑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 11.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