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7069

第八课《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课件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62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八,改革推动社会进步,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第八课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之商鞅变法张家港市第六中学历史组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他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原是卫君后裔,以国为姓,故叫卫鞅,亦称公孙鞅,商鞅是他到秦国后被封于商而得名。 好奇怪哦!!秦孝公为什么要广招贤才呢?怀才不遇 急招贤才 商鞅是魏国人,怎么去秦国变法了? 求贤令由于秦国发展的需要,须 招纳贤士一名,要求口齿伶俐,头脑灵活,,能破旧习,深具变通之才。能使秦国摆脱落后尴尬局面者优先,并赏于高官和土地。秦孝公秦国地处西隅,被称为蛮夷之地。看不起!模拟商鞅舌战群臣过把隐徒木立信商鞅命人在南城门树了一个木头,承诺如果有人将木头搬到北城门,就奖赏五十两金子。有人搬走了木头,商鞅马上兑现了现金,百姓纷纷叹服。 徒木立信,千金一诺,先立信后变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使变法得以顺利实施。商鞅变法内容演一演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新兴的地主、奴隶主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论。法令的推行受到阻碍,但为何法令能最终推行下去?想一想:1、得民心。 2、秦孝公支持。 3、符合时代,适合国情。 商鞅的结局如何?车裂猜一猜商鞅的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没有,因为法令没有被废除,而且秦国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辨一辨商鞅变法成功了,但个人却遭到“五马分尸”结局,这说明了什么?谈一谈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是会遇到阻力的,但目标既定,就应该以足够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挫折和艰难,其中还包括个人利益受损,甚至流血牺牲。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体味和探究大家评一评1、司马迁说:“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后实行严刑法治,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谋反’的罪名。”2、苏轼说:“商鞅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富强了,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就灭亡。”谢谢观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