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85708

第6课 散步 导学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3971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散步,导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散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以小见大、结尾提升主题的写法,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 2.品味课文语言(含义深刻的句子、写景的句子、对称的句子)。 【学法指导】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学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资料(详见课本P23注释①)2.我的检测(1)给下列黑字注音。  分歧( ) 一霎时( ) 水波粼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 为什么  A.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信任”只是“相信”的意思,“信服”有“信任、佩服、服从”的意思。 B.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度)过了一个严冬。 “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度”比较平淡,没有多少感彩。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第 1 段:交代事件及其地点、人物。 第2~8段:具体写一家人散步的经过。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可与《秋天的怀念》比较) 明确:轻松活泼。(《秋天的怀念》是怀念、伤感、悔恨)2.文中几个人物各有什么思想性格? 我: 孝顺温和 妻子:温柔贤惠 母亲:温和慈爱 儿子:聪明伶俐3.品味课文语言。(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末段末句。 明确: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2)品味第4段和第7段写景的句子。 第4段: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烘托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第7段:勾画出一幅清新而明丽的田园风景,写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衬托出母亲愉快的心情。(3)找出并体会对称的句子。 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好处:互相映衬,很有情趣。三、速读课文,归纳中心 课文主要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母亲想走大路是因为大陆平顺,好走,母亲腿脚已不方便;儿子想走小路是因为小路有意思,有趣,孩子自然是喜欢。2.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这是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的心非常深刻。3.“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件东西———生命。”谈谈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答:绿色象征着生命的诞生和延续,浓淡如同人生的长短与厚薄。但无论怎样,它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4.第6段中的“强壮”和“伟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与母亲病弱的身体比较,我的身体是“强壮”的,与儿子幼小的身体相比,“我”是高大的。5.第7段说母亲“变了主意”,为什么? 答:因为她知道孙子要走小路,母亲不想伤了孙子的心,不想委屈了孙子。母亲年纪大了,不想再让我迁就她了。母亲知道了我心里的想法,所以就不忍心拆散我们,决定一起走小路。6.文中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 答:如第四段。因为用浓淡的田野来预示生命的珍贵,看着满树的嫩芽,我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的收获2.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完成练习册本课作业。【课后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