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88497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测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278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历史,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这一局面( ) A.为中外文明交流创造了条件 B.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文化格局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2.有学者指出,从某种程度上,二战及二战后的人类文学、哲学、电影和电视等文化活动,推动了《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夜》《南京大屠杀》《极权主义的起源》等一大批作品的出现。这一观点旨在( ) A.总结战争带来的历史教训 B.分析战争产生的深层原因 C.阐述战争促进了文化传播 D.揭示战争推动了文艺繁荣 3.对比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变化( ) A.标志经济重心南移 B.反映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D.缘于北方农耕技术退步 4.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前身是 A.斯巴达 B.雅典 C.马其顿 D.阿拉伯 5.公元前325年以前,希腊世界有着多样化的货币类型。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很多小亚细亚的城市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只是在钱币反面一般会铸上各自城市的象征或保护神。这一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亚历山大权威急剧上升 B.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C.希腊集权体制逐渐强化 D.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6.下列文字节选自普希金在不同时期有关拿破仑的评价,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出处 内容 1814年《皇村回忆》 “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 “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拿破仑》 “伟大的人物明星”“不朽的光却在闪烁”“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A.拿破仑战争从非正义战争到正义战争 B.拿破仑的战争具有双重性影响 C.时代背景决定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D.普希金站在维护国家利益角度 7.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改变了欧亚社会的发展进程 B.破坏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C.促进了基督教向东广泛传播 D.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8.《元史》记载: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忽必烈征大理,诸王秃儿花、撒(丘)征身毒(印度),怯的不花征没里奚,旭烈征西域素丹诸国。该次蒙古西征( ) A.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9.1919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现状 B.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 10.从成吉思汗西征到旭烈兀西征,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材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 A.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 B.推动中外文明交流 C.导致了大量奴仆存在 D.改变伊朗民族结构 11.十字军东征期间,新的词汇不断随着东征队伍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