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朝鲜中国(东学党起义)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殖民地历史材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经过清 政 府仓促应战丰岛之战1平壤之战2黄海海战3辽东半岛之战4威海卫战役5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 本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AB黄海海战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去朝鲜,在丰岛附近海面被埋伏的日舰击沉。船上大部分官兵殉难。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1?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 容影 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