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992435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八下 6.1 北方地区基础训练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606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版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八下 6.1 北方地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3八下·晋州期中)读北方地区图,完成各小题。 1.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2.②地春旱的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3.解决②地区春季农田缺水问题的可行的做法是(  ) A.种植喜水作物 B.种植耐旱作物 C.大水漫灌 D.推广大棚种植 4.图中①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答案】1.C 2.D 3.B 4.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各地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的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东南亚的高脚屋体现了这一特色;因纽特人的冰屋体现了寒冷的环境;黄土高原的窑洞体现了当地的土壤具有直立性的特征;内蒙古的蒙古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1.图中①地形区为黄土高原,②地形区为华北平原,③地形区为东北平原。 故答案为:C。 2.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量大;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和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故答案为:D。 3.解决华北平原春旱问题可行措施市种植耐旱作物,节约水资源。 故答案为:B。 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体现了当地的土壤具有直立性的特征。 故答案为:B。 5.(2023八下·重庆市期中)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 C.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D.盛产热带作物,如橡胶、椰子、咖啡等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A、北方地区大部分处于暖温带,北部小部分为寒温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A错误; B、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8月,B正确; C、北方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储量丰富,C错误; D、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北方地区热量欠缺,无法生长热带作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黄土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吉林、河南、山东、辽宁等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等,华北地区则煤炭储量极为丰富。 (2023八下·运城期末)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日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7.“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青稞 C.小麦 D.花生 8.下列叙述属于“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①以水田为主 ②作物一年一熟 ③水产养殖发达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苹果、甜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小欣用诗句描述了下列地区的景色,其中错误的是(  ) A.四季有花常见雨--东南丘陵 B.旱地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