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94899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32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年,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 5 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历代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_____。 2.春秋战国时期:实行_____和_____制。 3.秦朝:主要是“_____”和“_____”制度。 4.汉朝:实行_____、_____、_____。 5.魏晋时期:实行_____。 6.隋唐至明清:实行_____。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和考核) 1.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 ①中央:以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地方:汉武帝时设置_____,负责监察地方高官(巡视监察制度)。 隋唐: ①中央: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_____,委派监察官定期或者不定期巡回监察。 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②地方:划分_____作为监察区。 ③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4)元朝:中央设有_____、地方有_____、_____。 (5)明清:监察机构_____和_____,合称“_____”。 ①明朝:督察院监察御史职责: 六科给事中职责: ②清代:将_____并入都察院。 2.官员的考核制度: (1)秦汉:主要是_____。(2)隋唐:官员考核归属_____。 (3)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4)明朝:_____和_____(5)清朝:_____制度。 【达标检测】 1.(2023·山东·模拟预测)《隋书·刘炫传》载:隋以前,中央只任命地方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地方长官自己选用,“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一调整旨在( ) A.扩大中央人事权力 B.完善科举制度 C.提高地方治理水平 D.拓宽选官范围 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一模)“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臣(董仲舒)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由此可知董仲舒( ) A.要求对官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B.建议国家改革用人制度 C.意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加强集权 D.主张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3.(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汉朝时,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好评的前提下,才能仕郡县为佐更换属并以功次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赛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宜,而是人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此后再经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 A.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 B.法律禁止官员选拔“任人唯亲” C.选官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D.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 公正 4.(2023·新疆·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徐珂《清稗类钞》中就有“新进士殿试用大卷,朝试用白折,阅卷者但重楷法,乃置文字于不顾,一字破碎、一点污损皆足以失翰林"的记载。清代应举士子莫不潜心书法。这说明了当时( ) A.殿试开始成为定制 B.八股取士使科举僵化 C.书法功利色彩浓厚 D.科举考试程序的严密 5.(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曾专门设立了选拔县令的“县令举”科,其考试规则和选拔极为严格,除考儒家经典,还要考“时务策”,以考查对当时政治的见解。这一做法( ) A.打破了士族政治 B.首创了郡县制度 C.有利于基层治理 D.克服了科举弊端 6.(2023·山东·模拟预测)明制,凡朝廷遇有文武大臣出缺,若是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