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课时精练(十九)5.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 B.贝克勒尔通过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实验,说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玻尔最早引入能量子的观点,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点 D.康普顿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减小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中子而产生的 D.衰变方程,中,X的核子数为235,中子数为9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建立起电磁理论,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考古科学家通过用14C年代检测方法推测出三星堆遗址处于商朝年代,生物体中以CaCO3形式存在的14C半衰期比单质14C的半衰期更长 C.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有电子射出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一定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B.汤姆生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衰变为要经过4次衰变和2次衰变 5.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2018年8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国内外各领域的用户开放。下列核反应方程中为中子的是( ) A. B. C. D. 6.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碳14原子核,某时刻放射的某种粒子与反冲核的初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7.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利用核能发电可以有效减少因化石燃料发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但是核电站一旦发生核泄漏也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其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释放的射线由氦核组成 B.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8.如图,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Rn),衰变过程中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半径之比为42∶1,则氡核的衰变方程是( ) A.Rn→Fr+e B.Rn→Po+He C.Rn→At+e D.Rn→At+H 9.以下关于近代物理的相关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B.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D.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β射线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 二、多选题 10.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E.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 11.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和释放出的粒子恰能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