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995238

同步课时精练(二十一)5.4放射性同位素(后附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86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同步,课时,精练,二十一,放射性,同位素
  • cover
同步课时精练(二十一)5.4 放射性同位素(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钢板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则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β和γ射线 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测量出了电子的电量,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得到这样的结论: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并且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C.卢瑟福通过实验验证了质子和中子的存在,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统称为核子 D.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约里奥居里夫如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3.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 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 B.纯α放射源 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 D.纯γ放射源 4.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穿透能力也最强 B.、、三种射线中,射线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0.9c C.人们利用射线照射种子,可以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人们利用射线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探查较厚的金属部件内部是否有裂痕 5.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则(  ) A.X的质量数比Y的质量数少1 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 C.X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等 D.X的电荷数比的电荷数多2 6.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质量为m的铀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余的铀质量为 B.随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将缩短 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形成的,不能用人工方法制得 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 7.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贝克勒尔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汤姆逊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人工转变 8.如图所示为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的实验示意图,他们除了探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发现拿走α粒子放射源以后,铝箔仍继续发射出一种神奇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轰击铝箔的核反应方程为: B.轰击铝箔后的生成物是磷( ),它的衰变方程为: C.拿走α粒子放射源以后,铝箔继续发射出的神奇粒子实际上是中子 D.磷( )也具有放射性,只是它不像天然放射性元素那样有一定的半衰期 9.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N,半衰期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C与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采伐的年代距今约2850年 B.C衰变为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C.C、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C的衰变 二、多选题 10.2000年8月21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沉入深度约为100m的海底,“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再次引起人们对核废料与环境问题的重视,几十年来人们向以巴伦支海海域倾倒了不少核废料,核废料对海洋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作用,其原因有( ) A.铀、钚等核废料有放射性 B.铀、钚等核废料的半衰期很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