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00857

1.1声音是什么 同步练习 (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44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
  • cover
一、声音是什么 1.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2.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 A. 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 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会振动 D. 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 3.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 A. 空气 B. 水 C. 尼龙 D. 冰 4.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成语“掩耳盗铃”中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5.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 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唱歌声: ; (2)二胡声: ; (3)“哗哗”的流水声: ; (4)笛子声: 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 ,这个实验现象除了说明 能传递声音,还说明 7.如图所示,在探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用另一部手机拨打放在玻璃瓶内的手机,我们看到玻璃瓶内的手机出现的现象是:来电显示灯亮,铃也响.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瓶内空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推理得出: 的结论 实验中发现声音不会完全消失,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8.《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更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 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9.大钟寺内悬挂着一口“永乐大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 钟停止振动 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 钟还在振动 D.声的回音 10.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1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 A. 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12.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 m/s,则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某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正确的是 ( ) A. 汽车的喇叭还能起到原来的作用 B、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不受影响 C.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飞机 D. 教室内的学生能更快地听到老师的讲课声 13.在盛有水的铁质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 ) A.2次,空气 B.3次,空气 C. 2次,铁质水管 D.3次,铁质水管 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 圆形凹坑的半径为 m. 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明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华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近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两个同学的操作谁更合理: , (3)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填“会”或“不会”)弹起. (4)将甲和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能够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是 (填“甲”“乙”或“甲和乙”). 16. 下列是有关声现象的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