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06013

13.1从闪电谈起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度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35440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1,2023-2024,九年级,物理,学年度,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从闪电谈起 新课引入 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划破沉寂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看到大自然的打雷闪电,年轻的富兰克林就想捕捉闪电 本实验禁止模仿 他用一个风筝拉着一个钥匙收集到了电。 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绚丽多彩 电子技术控制的现代温室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 既然“电”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那么电是什么呢? ?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学习目标 难点 新知学习 气球靠近水流,水流为什么会变弯呢? 思考 探究一 摩擦起电 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能吸引硬币到下,可以隔空吸引纸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探究摩檫起电现象 实 验 1 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思考 2.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摩擦起电。 摩檫起电 自然界中的电荷都是一样的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 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可用“+”表示。 (2)负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可用“-”表示。 探究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电玻璃棒相互排斥 带电橡胶棒相互排斥 带电的玻璃棒跟橡胶棒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 验 2 实践与拓展 尝试做一做,你能发现什么? 现象: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金属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实 验 3 摇动起电机手柄,当起电盘转动越来越快时,你看到两个金属球之间发生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一下吗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你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吗? ?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中子 探究三 摩擦起电的实质 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摩擦后失去电子 束缚电子 能力强 摩擦后得到电子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1.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能,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该轻小物体带同种电荷。 不能,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该轻小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有可能不带电。 想一想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你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吗? 1.通过观察该物体是否可以吸引轻巧物体判断 2.通过与已知带电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3.实验室还有一种专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验电器 探究四 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2.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1.验电器的构造 金属杆 金属球 金属箔 绝缘垫 接线柱 绝缘塞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球 工作: 金属箔不张开 物体不带电 金属箔张开 物体带电 金属箔张角越大 带电越多 思考 验电器是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呢?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