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08230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357848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4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哈拉帕文化 “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 一、梵天佛地: 古代印度文化 一、古代印度文化——— 梵天佛地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古印度的时空特征 哈拉帕文化时期 吠陀时代 列国时代 孔雀帝国 笈多帝国 约为公元前2350-前1750年,是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化。 前1500-前600年,指雅利安人入侵形成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年代为前600-前400年列国分立,产生了早期佛教。 约前324年-约前188年, 统一的奴隶制君主专制帝国顶峰,阿育王推动佛教兴盛外传。 公元320-500年,是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印度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 《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古印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印度文明进程 雅利安人南迁 雅利安人自称“出身高贵的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1、宗教 (1)婆罗门教:公元前15世纪,吠陀时代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建立国家,形成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思考: ①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有 何关系? ②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③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婆罗门教】 主要经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 核心教义:种姓制度 意义: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与宗教基础 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披上了一件神圣的外衣 特点: ①严格等级,贵贱分明。 ②种姓、职业世袭; ③内部通婚、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社会等级制度 评价: 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 激化社会矛盾,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为佛教的产生提供了机遇。 背景: 创立者: 教义: 影响: (2)佛教(孔雀王朝奴隶制君主专制时期) 公元前6世纪,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释迦摩尼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否定种姓制度,倡导众生平等具有进步意义。 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消磨了反抗意识。 公元4世纪时印度教以婆罗门教为基础,种姓制度为核心教义,吸收佛教教义和教规,使印度教成为包罗各种神明、多种哲学思想的混合宗教。印度教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善行能让人死后升天,恶行则让人死后堕为畜牲。印度教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10世纪,笈多帝国时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取代佛教在印度的地位,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13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三大主神 创始之神梵天 保护之神毗湿奴 毁灭之神湿婆 (3)印度教 笈多帝国(320年-540年)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 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们是印度历史上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其他的文化成就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如文学和艺术。 2、文字 ①印章文字———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②梵文———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 ③巴利文———书写佛经 印章文字 巴利文书写的佛经 梵文 3、文学 ①宗教典籍:“四吠陀”(梵文书写) ②史诗:《摩诃婆罗多》--列国时代 《罗摩衍那》--孔雀王朝 《摩诃婆罗多》 成书时间约公元前4世纪,这部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描写婆罗多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