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声现象》章末测试卷 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B.向人体发射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2.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控制噪声的产生的是( ) A.手枪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公共场所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D.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演奏二胡时手指按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蝴蝶的翅膀1min振动300次,人耳不能够听到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人耳处防止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6.“B超”应用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大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低 D.频率太高 7.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8.“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 A.音调的高低 B.音色的好坏 C.响度的大小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9.《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对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11.沈阳市民期待已久的南北快速干道北段高架快速路也已通车。今后从小北关街路口开车走高架桥到北三环朱尔屯立交仅需15分钟,如图所示,该路段建有沈阳首个全包隔音屏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屏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屏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来减弱噪声的 二、填空题 12.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第一个音叉,第二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 产生的;若将该实验装置放到月球上进行操作,第二个音叉 (选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 13.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 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Hz即可. 三、实验题 14.小明家住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