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14932

第10课《和谐校园 共同维护》第1框《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16张ppt)-【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配套精讲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2070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基础,2023,高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和谐校园 共同维护 第一框 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 学习目标 认识校园欺凌和暴力的类型及危害,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自觉抵制校 园欺凌和暴力的意识。 掌握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方法和策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不欺凌 他人的意识,提升机智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能力。 01 识别校园欺凌和暴力 02 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目录 一、识别校园欺凌和暴力 阅读与思考 你为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和暴力 校园欺凌和暴力有哪些危害 思考问题 某职业学校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举办了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在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既不能做“沉默的受害者”,也不能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能做“残忍的施暴者”。 一.识别校园欺凌和暴力 校园欺凌和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言语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和暴力的特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众欺寡。受害者往往不能有效自卫。 根据严重程度,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可以分为违规、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 什么是校园欺凌和暴力 校园欺凌和暴力的类型 主要表现为蓄意伤害别人身体或抢夺、故意破坏他人物品等行为; 身体欺凌和暴力 言语欺凌和暴力 关系欺凌和暴力 网络欺凌和暴力 主要表现为起侮辱性外号、戏弄、辱骂、恐吓等行为; 主要表现为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散布谣言、社会孤立或排斥等行为。 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进行的, 通过电子通信工具对他人蓄意实施,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一.识别校园欺凌和暴力 一.识别校园欺凌和暴力 校园欺凌和暴力有很大危害,严重干扰和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受害者会因欺凌和暴力遭受身体和心理创伤。 欺凌和施暴者性格可能会变得更加暴躁,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旁观者则会因为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刺激产生内疚、恐惧、无助等不良心理反应。 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危害 二、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阅读与思考 上述案件中,受害者是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 如果遇到了类似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做 思考问题 某校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受害者遭到多名施暴者的殴打、羞辱,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受害者求助家长和老师,并及时报警。通过学校和警方合力处理,所有施暴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一.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对于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明是非、守规矩、懂法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不要恃强凌弱。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行时,不走偏僻的地方;要按时回家。 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遇到纷争适度退让,控制冲动和愤怒。自己有过错,要主动道歉,尽可能化解矛盾。 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保护隐私。 一.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对于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明是非、守规矩、懂法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不要恃强凌弱。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机智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 当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时,自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要学会机智周旋,缓解气氛,减少伤害,并寻找各种机会自救,尽快离开现场,不要以暴制暴。 事后,也不要默默忍受,应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必要时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校园欺凌和暴力带来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时,要向心理老师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一.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旁观者也应伸出援助之手 当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时,旁观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