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19428

12.3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2.4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2.5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课件(共32张PPT)-《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543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合物,萜类,12.3,高教,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12章 萜类化合物 Terpenoids 二、萜类结构类型及代表化合物 2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4 一、概述 3 1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 3 五、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3 5 第十二章 萜类和挥发油 物理性质 1、形态 单萜和倍半萜类多为具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 在常温下可以挥发,或为低熔点的固体。 二萜和二倍半萜多为结晶性固体。 三萜苷元多有较好结晶。 三萜皂苷类,极性加大,不易结晶,大多为无 色或白色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 物理性质 2、味 萜类化合物多具有苦味,有的味极苦, 所以萜类化合物又称苦味素。 皂苷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吸入鼻内能引起 喷嚏。 某些皂苷内服,能刺激,产生反射性粘液腺 分泌,而用于祛痰止咳。 3、旋光性 大多数萜类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具 有光学活性。 物理性质 4、溶解度 萜类化合物亲脂性强。萜类的苷有一定的亲水 性。 三萜苷元能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等有 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三萜皂苷极性加大,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 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几不溶或难溶于乙 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含水丁醇或戊醇 对皂苷的溶解度较好。 物理性质 5、表面活性 发泡性 许多皂苷水溶液强烈振摇后产生持久的泡沫,但有一些皂苷没有此种活性。 6、溶血作用 大多皂苷的水溶液有溶血作用,但也有的皂苷(如以人参萜二醇为母核的皂苷)的水溶液有抗溶血作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脱氢反应 显色反应 沉淀反应 分子重排反应 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含有双键和醛,酮等羰基的萜类化合物,可与某些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如含羰基的萜类化合物可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结晶形成物,复加酸或加碱使其分解,生成原来的反应产物。 吉拉德(girard)试剂 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三氧化铬等,亦可用于萜类化合物的醛酮合成。 3、脱氢反应 通常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用铂黑或钯做催化剂,将萜类成分与硫或硒共热(200~300℃)而实现脱氢。 显色反应 醋酐-浓硫酸反应 氯化锑反应 三氯醋酸反应 氯仿-浓硫酸反应 冰醋酸-乙酰氯反应 显色反应 沉淀反应 6、三萜皂苷的沉淀反应 酸性皂苷(通常指三萜皂苷)的水溶液加入硫酸铵、醋酸铅或其他中性盐类即生成沉淀。 中性皂苷(通常指甾体皂苷)的水溶液则需加入碱式醋酸铅或氧化钡等碱性盐类才能生成沉淀。 利用这一性质进行皂苷的提取和初步分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2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4 一、概述 3 1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 3 五、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3 5 第十二章 萜类和挥发油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骨架庞杂,结构高等多样性,提取分离方法也呈现多样化。 单萜和倍半萜类提取方法在挥发油部分介绍,本节主要介绍倍半萜内酯、二萜、三萜和苷类的提取分离。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 溶剂提 取法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采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苷元,正丁醇萃取苷类 碱提取酸 沉淀法 选择性提取内酯,尤其倍半萜内酯 吸附法 分为活性炭吸附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适用于苷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柱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硅胶或氧化铝色谱法 制备硅胶薄层色谱 分配柱色谱法 大孔树脂柱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 萜类化合物的分离 结晶法分离 利用特殊官能团 分离 二、萜类的结构类型及代表性化合物 2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4 一、概述 3 1 三、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 3 五、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3 5 第十二章 萜类和挥发油 五、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化学方法 结构鉴定 波谱分析技术 五、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紫 外 光 谱 红 外 光 谱 质 谱 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