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21620

第18课辛亥革命 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8692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救亡之路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概念界定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期间,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而得名。 ▲辛亥秋保路纪念碑 ▲辛亥革命浮雕 内忧:义和团运动,革命党人起义,统治危机 外患: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时代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 自主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革命派,改良派(立宪派),朝廷(清政府)是如何挽救此时的社会危机的。 内外交困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上有清政府自救———清末新政(1901—1911) (3)认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是更为深入。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实行“新政”进行“自救”。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 上有清政府自救———预备立宪(1906-1911): 清末新政后,革命运动反而高涨 1906年,宣布立宪,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准备;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本质:为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的一场宪政骗局。 结果:资产阶级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 转而支持革命。 清皇族内阁合影(1911年) 失败 下有鼓吹革命之党人 材料:20世纪初,新式学堂勃兴和留学教育发展,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创办了一些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广州黄花岗起义 革命实践: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纲领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同盟会的国内分布 三民主义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主张(含义) 地位(内在关系)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以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低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地价由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夺取政权) 补充和发展 核心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前提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1.内容 未明确反帝 未明确广大劳动人民的权利,仅限于资产阶级的民主 未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学思之窗】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以及局限性。 局限性: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②民权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