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地球上的水 分块练习 知识点一 地球上的水体 1.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不对应的是( ) A.依据性质和高度不同,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B.依据溶液所含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C.依据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黏土、壤土 D.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2.目前人类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海水和冰川 B.河水和湖泊水 C.海水和浅层地下水 D.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3.根据如图所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淡水资源中冰川水和地下淡水储量最大 C.水影响生物的分布和生物的结构 D.地球上大部分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 5.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6.在下列各种水体中,水量很少但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冰川水 B.土壤水 C.地下水 D.河流水 7.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知识点二 水循环 8.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9.日本政府拟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计划引起了全球关注。若该计划实施,不仅会导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水循环环节进人到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人大气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10.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1.动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都进化出了特殊结构和本领,下列不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形成的是( ) A.猴面包树可以储水 B.仙人掌的叶长成刺状 C.沙拐枣的根深深扎入地下 D.芭蕉的叶片很大 12.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能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 13.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降水会减少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 14.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 A.蒸发 B.蒸腾 C.径流 D.降水 15.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 A.海洋上的降水 B.陆地上下雪 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蒸腾作用 16.有植物蒸腾作用参与的水循环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17.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的含义: ① ;②水汽输送;③ ;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2)内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