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26329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45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上册,八年级,教科,学年,2023-2024
  • cover
1.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培在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培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了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2.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 C.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评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和论证、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3.妈妈买了防蓝光的手机贴膜,小明想知道防蓝光效果怎么样,于是找来可以发出蓝光的手电筒,打开对着手机膜照射进行测试。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实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和评价 4.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5.学习物理一个月了,相信你对常见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下列估算合理的是(  ) A.某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 B.一支签字笔的长度约2cm C.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8min D.中学生心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约3s 6.小聪同学猜想物体的大小是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之一,于是他取了三个大小不等的铁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实验中,小聪同学取了形状和材料都相同的球,他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A.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7.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电子,证明原子是可分的科学家是(  )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卢瑟福 D.盖尔曼 8.首先提出摆的等时性原理的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阿基米德 D.爱因斯坦 二、多选题 9.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吗? C.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吗? D.通过导体的电流增大时,该导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等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实验中认真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三、填空题 11.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在科学探究中所得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修改。 12.宏伟的“物理大厦”的框架是由物理 、 以及贯穿其中的 构成的。 13.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14.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例如探究弦的音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