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训练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育点: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创造点: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抓住要点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进行水果小调查 2.预习课文 3.准备一种水果进行现场观察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水果小调查: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2.(出示图片)对于这种水果是大家并不熟悉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看图说说这是怎样的杨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杨梅的课文。 齐读课题。老师想问同学们,这个题目包括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我爱故乡”,二是“我爱杨梅”。) ①“我爱故乡”主要写什么?(故乡) ②“我爱杨梅”主要写什么?(杨梅) ③“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写什么?(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对故乡的热 爱之情。) 3、读了课题后,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吗?(提示:为什么作者会喜欢杨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想),好,我们一起边学习边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杨梅的? 2.小组合作学习: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都有怎样的特点?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个特点,画出最能表现其特点的句子,并完成学习单。 三、学习课文: 学生交流汇报本组学习的成果,在交流基础上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深入探究写法。 (一)外形: 1.学生汇报学习单 2.全班读学生画下来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杨梅的……(形状、大小、长小刺)怎么写大小的?(和桂圆做了比较) 3.写法指导:当我们向别人介绍一种不太常见的水果时,我们可以把它和常见的事物作比较,帮助别人了解。 4.讨论交流时画下来的词语。这些词是描写杨梅……(小刺的) 5.一起去体会舌尖的感觉。(生配乐朗读) 6.这一段最主要写了杨梅特点的哪个方面?(有小刺) 7.写法指导:这种抓住杨梅有小刺这一特点来写杨梅的外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方法。(板贴:抓特点) 8.练习说话:谁能仿照说说其他水果的外形?在说的时候如果加上比喻这样的修辞手法就更棒了! (二)味道: 1.学生汇报学习单 贪婪 吮吸 狭长 端午节 触到 桂圆 细腻 汁水 豆腐 甜津津 虽然 酸味 好,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这些词语要怎么读。 ①开火车读、抽读、全班齐读。 ②同学们看,“吮吸”两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偏旁都是“口”字。) ③指导书写“腻”。(一个“月”加一个大写的“贰“字) 2.甜津津是什么意思? 3.这么甜,作者爱吃吗?一起来读一读。 4.吃起来是什么感受? 5.写法指导:不仅写杨梅还写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方法。读(板贴:写感受) (三)颜色: 1.学生汇报学习单 2.读一读他们小组画下来的句子。说说杨梅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这是作者一次观察到的么?你怎么知道的?谁能用关联词,看图说说杨梅和桔子颜色的变化? 4.刚才同学们画下来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浅红”、“深红”“黑的”是描写杨梅外皮颜色的变化,那“新鲜红嫩”、“鲜红”呢?是写杨梅果肉和汁水的颜色,谁来读描写杨梅果肉颜色的部分。 5.个别读,全班读。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吗? ①( 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