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30896

2.4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课件(13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1514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课件,1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机械振动 粤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节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知识回顾:单摆的应用 1.利用单摆的等时性计时 惠更斯于165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用摆的等时性来计时的时钟(1657年获得专利权) 2.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单摆的简谐运动周期 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单摆、简谐运动) 要根据上式测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①质量不计 ②长度远大于小球直径 ③不可伸缩 质点(体积小、质量大) 摆线: 摆球: 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铁架台 摆线细且弹性小 摆球密度、质量大的小球 周期T、摆长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单摆、简谐运动) 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铁架台 细且弹性小的摆线、 密度、质量大的小球 实验器材 单摆摆线是长些好还是短些好?为什么? 减小摆长的测量误差 摆角更容易满足小于5°的要求 单摆的振动缓慢,方便计数和计时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单摆、简谐运动) 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铁架台 细且弹性小的摆线、 密度、质量大的小球 实验器材 组装单摆时,细绳上端应选择哪种悬挂方式?为什么? PK 避免摆长发生变化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操作 ———测摆长 测摆长 用米尺量出从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则摆长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θ<5o)由静止释放(保证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通过平衡位置标记60次)所用的时间t,计算得单摆周期T。改变摆长多次重复实验。 实验操作 为什么要保证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圆锥摆振动周期与单摆振动周期不同 ———测周期 圆锥摆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操作 为什么要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再算出周期?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θ<5o)由静止释放(保证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通过平衡位置标记60次)所用的时间t,计算得单摆周期T。改变摆长多次重复实验。 ———测周期 减小单次测量因人的反应时间而引起的误差 避免因测量次数太多而引起的偶然误差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操作 记录振动次数时,为什么要以摆线通过平衡位置处的标记为准?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θ<5o)由静止释放(保证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通过平衡位置标记60次)所用的时间t,计算得单摆周期T。改变摆长多次重复实验。 ———测周期 人脑更能准确地判断小球是否处于平衡位置,提高测量准确性 在平衡位置,摆球速度最大,对于相同位移误差的时间测量误差更小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数据处理 实验次数 摆长(m) 周期(s) 1 2 3 4 5 计算法 图像法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主要来自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简谐运动的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和摆长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摆角是否不超过5,是否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等。 2.偶然误差 (1)主要来自于时间测量,测量时间时要求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采用倒数计数计时的方法(3、2、1、0、1、2、3、……),在记次数时不能漏记或多记。同时应多次测量,再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 (2)测量摆线长和摆球直径时,读数也容易产生误差。 长度测量读数读到毫米位即可,秒表读数读到秒的十分位即可 单摆的应用———测量重力加速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