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33182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选官制度(汉-唐)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455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制度,AB,练习,随堂,7课,之选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选官制度(汉-唐)·随堂练习A卷 1.东汉和帝时废除察举制的旧规———州郡举荐一律为两人,改为“不满二十万口二岁举孝廉一人,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等;顺帝时由三公府对郡国孝廉者进行分科考试。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 A.选官方式相对客观 B.阶层流动相对活跃 C.察举不实现象突出 D.意图维护制度公平 2.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所谓孝廉,“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於州。” 与孝廉相比,贤良更强调被举荐者在才能智力等方面的突出性或稀缺性。据此可推知,察举制在当时( ) A.推动了豪强地主的崛起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3.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复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 A.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 B.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C.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 D.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 4.公元前142年,汉景帝下诏将进入政府任官的财产资格由最低十“算”(每1万钱价值的财产为一个“算”)降低至四“算”。这( ) A.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B.加剧了卖官鬻爵的现象 C.打击了大族的仕途垄断 D.推动了察举制度的确立 5.改秦汉的察举制,从而使游学的士子可以不需回到户籍地而被举荐,不需名仕的点评和荐举,进而搏得了士大夫阶层的一致好评。关于该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诞生于西汉灭亡后实力最强的魏国 B.选官权力集中导致直接威胁到皇权 C.门阀制度的盛行是该制度废除原因 D.主要得益于对科举制的继承和创新 6.“(晋武帝)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诏曰:……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令内外群臣举清能,拔寒素。”这就是西晋时期“拔寒素”的开端,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侯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实质是九品中正制的有限突破 C.强化了士族对官场的垄断 D.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 7.北魏吏部尚书崔亮说:“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群贤共爵人也”。可见九品中正制是由州郡中正负责推荐,将各品第人物的详情上报吏部,再由吏部授予职位。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是对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B.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集权 C.使人才选拔制度趋于完善 D.使选官用人之权脱离了君权 8.西晋时,“举秀才必五策皆通”,又设立国子学,与太学相并立。南朝时期,国子学中经策试而入仕的学生,“见于史传者数十人之多”。国学的“明经”科地位上升,超过了孝廉,形成了“州举秀才试文、国学明经试经”的格局。这反映出( ) A.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考试选官逐渐受到重视 C.门阀士族影响为巨大 D.人才选拔制度发展成熟 9.公元220年,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到南朝时,出现了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面。这一变化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以血统为主要评定依据 B.秉持着公正的民主原则 C.设置初衷与效果相背离 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10.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①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②选拔了大量人才 ③促进商业飞速发展 ④有利于国家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