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34202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9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
  • cover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本课是以横向的方式叙述文化遗产如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即分别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每一子目既需要述及世界各国的情况,又需要按照时间线索展开。由于每一子目涉及的内容较多,既要梳理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变化,又要分析中国方面的成就,对教师来说均为教学的重点。 2.难点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1.本课立意 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2.子目间逻辑关系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这三个子目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揭示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所采取的举措。 3.内容取舍的考虑 本课涉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各个环节,要一-讲述基本的史实,难以做到。第一子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主要揭示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针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少举措,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重点突出进入近代以后,中外各国都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第二子目“《世界遗产公约》,主要介绍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以及其所确立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重点说明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第三子目“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介绍古代文明的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同样留下很多著名的文化遗产,重点说明中国留下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道远。 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 本课的三个子目围绕文化遗产如何受到保护展开。 第一子目主要从三个方面揭示主题。其一,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并成为财富与权力的体现。中国人也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而且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其二,进入近代以后,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其三,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府也致力于文物古迹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1982年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二子目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公约涉及的内容。其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该公约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其二,《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其三,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2004年,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 第三子目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主题。其一,古代文明的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往往代表该文明的辉煌成就,其价值也得到世界的肯定。不仅是古代,近代同样留下很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其二,截至2019年7月,中国有55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底,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这些表明中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 本课导入 本课以2019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导入,旨在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