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39473

五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第6课 雨和雪(同步阶段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4011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练习,阶段,同步,6课,科学
  • cover
第6课 雨和雪 1.探究雨的形成实验 (1)我认为雨的形成可能和水蒸气遇冷凝结有关。 (2)实验材料:酒精灯、烧杯、金属加热容器、金属桶、塑料罩、水、铁架台等。 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模拟地面上的江河湖海,金属桶模拟高空中的冷空气。 (3)实验方法:①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②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③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 (4)实验现象:_____。 (5)实验结论:_____。 2.下雨和下雪时的天气相同点:_____。不同点在于凝结后的_____不同,雨是_____,雪是_____。 3.人工降雨是根据自然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_____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具体过程为:_____。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发生森林火火时,我们可以( )扑灭大火。 A.雪 B.人工降雨 C.雾 2.下雨、还是下雪,取决于( )。 A.气温不同 B.地域不同 C.季节不同 3.雨、雪的相同点是( )。 A.在夜晚形成 B.附着在花草树木或建筑物上 C.从云中降下来 4.在下列各组自然现象中,水都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云、雾、露、雨 B.雾、霜、露、雨 C.雨、雪、云、雾 5.发生森林火灾时,我们可以用( )扑灭大火。 A.雪 B.人工降雨 C.人工降雪 二、填空题 6.空气中的 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来,当低空温度高于 时,便形成 。 7.雪是白色 ,雨是无色 。(均填“固体”或“液体”) 8.每当天空乌云密布时,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或下雪了, 和 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9.1987 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为了尽快扑灭大火,人们根据气象条件利用 扑灭了大火。 10.常见的降水形式有 、 、 等。 三、判断题 11.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进行人工降雨( ) 12.当天空出现乌云时,一定会降雨或降雪。( ) 13.雪形成时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 ) 14.气温低于0℃时会下雨。( ) 15.强降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 :拓展培优练 四、简答题 16.用自己的话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17.你知道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吗? 五、实验题 18.我探究我快乐。 (1)下图这是探究 实验装置。 (2)实验过程及现象 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 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 ,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 (3)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 。 六、综合题 19.将人工降雨过程图补充完整。 1.塑料罩内有水滴形成,水滴顺着塑料罩流下来。 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升到高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形成雨。 2.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土而成的 状态 小水珠 小冰晶。 3. 凝结或碰并增大 选中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积雨云层中的小水滴增多、变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1.B 详解: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冰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所以发生森林火火时,我们可以人工降雨扑灭大火。 2.A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下雨、还是下雪,取决于气温不同。 3.C 详解:雨、雪的形成过程是地面、海洋的水蒸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