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0793

2024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单元主题突破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课件+学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6622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主题,课件,安全,粮食,农业生产
    大单元七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 大概念认知体系 问题导思 1.提示:(1)生产特点———指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经营方式、技术水平等。 (2)区位条件———指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能源、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2.提示:生长期(亦称生长季),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作物生长期(季) 作物从发芽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描述对象是作物,也称“作物生长周期”“植物生长期(季)”“植物生长周期”,很多试题中就直接叫“生长周期”。 (2)气候生长期(季) 指一个地区一年内可供作物生长的时段,描述对象是某个地方。很多试题里会直接称“生长期”或“生长季”。以上两个词由于别称、简称多,考试时易混淆,判断的关键在于找准描述对象到底是某种作物还是某个地区。比如:海南———作物生长(周)期短(熟得快)、气候生长期长(全年均可种)。东北———作物生长(周)期长(熟得慢)、气候生长期短(全年可种时段短,霜冻期长)。 3.提示:(1)耕作制度———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 (2)复种指数———指某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例。 (3)垦殖指数———指某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之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生产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程度和开发程度。 4.提示:(1)耕地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2)通过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 5.提示:(1)粮食作物———指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物的作物。如: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青藏高原的青稞等,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指不以食用为主要目的,主要作经济用途的作物。如:棉花、甘蔗、苹果、柑橘、甜菜和油菜等。 6.提示:(1)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中温带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2)冬小麦———往往上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暖温带地区或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大单元主题突破 主题1 [典题导悟] 1~3.解析:第1题,从材料可以看出,泉州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胡萝卜,故无法得出精深加工能力强,①不是原因;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对泉州而言,到达这些国家(比如日本)主要依赖海运,故拥有优良的港口是其优势条件,故②正确,④错误;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胡萝卜品质优,只有品质优才具有竞争力,另由材料“大规模种植”可知产量大,故③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第2题,由材料“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可知,依赖国际种子的胡萝卜利润空间有限,而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可以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故D正确;国产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故A、B错误;胡萝卜出口国家的增多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有关,与进口种子替代关系不大,故C错误。故选D。第3题,当地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从“安全”“新鲜”两大关键,对出口胡萝卜全程呵护,助力胡萝卜出口,①④正确;出口关税和出口数量不是海关重点关注因素,排除②③。故选D。 答案:1.B 2.D 3.D [培优演练] 1~2.解析:第1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减少,无人农场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变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