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1027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讲义--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091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轮,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 课标要求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理清 知识结构 基础全通关 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的开始   (1)日本侵华原因 历史原因 日本①    后蓄谋已久,占领中国是其既定国策 根本原因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危机,这是其摆脱危机的对策 现实原因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可能条件 国内:国共两党内战对峙;国民党实行②    政策,没有做好抗战准备。 国际:欧美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暇顾及日本侵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2)日本侵略 1931年 日本制造了③    事变,不久占据整个东北 1932年 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④    1932年 日本扶植清废帝⑤    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933年 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5年 日本侵略者为侵占中国华北而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2.军民抗战 东北民众 抗日救亡 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⑥      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长城抗战 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⑦   ———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中国共 产党抗战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西安事变 背景 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实行联共抗日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国共呼应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实行全民族抗战。随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准备抗战 中国共 产党垂范 ⑧    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合作宣言: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⑨      》 部队改编 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实现合作 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抗战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制造惨案 南京大屠杀 政治 实行“⑩   ———方针 经济 实行“以战养战”和“粮食统制” 其他 实行“三光”政策;实施细菌战;推行“慰安妇”制度 拓展延伸 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正确态度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的侵华罪行不可饶恕,中日两国人民遭受巨大苦难的悲惨历史决不能重演。 (2)战后,日本少数人一直在进行篡改日军侵华史的活动,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及时予以揭露并用史实进行必要的驳斥,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3)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 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英勇抗战 史实 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州会战、长沙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结果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后方支援 《论持 久战》 内容 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才能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意义 驳斥了“中国速胜论”和“   ———两种错误观点,为抗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