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4567

【预习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导学案 (学生版+ 教师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8949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学生,导学案,心脏,预习,血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生物下册 预习篇 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与本人握起的拳头差不多。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有四个腔: 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记忆指导:左右相反(看解剖图时,图的左边实际上是身体器官的右边) 上房下室(上边是两个心房,下边是两个心室【上边房间,下边地下室】) 房静室动(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房间里保持安静】) 左主右肺(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但左右两侧有肌肉壁隔开不相通) 2.瓣膜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3.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其他动脉中动脉血,静脉中静脉血。 4.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毛细血管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两条血液循环途径对比: (2)两条血液循环途径共同点(血液流动方向):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另一侧心房 1.某同学小腿受伤发炎,医生在他的左臀部注射消炎药,此药剂到达足部,至少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某人小腿受伤发炎,医生在他的左臀部注射消炎药。药剂到达足部的历程是左臀的毛细血管网→⑦下腔静脉→②右心房→右心室→⑤肺动脉→③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①左心房→左心室→④主动脉→各级动脉→⑧下肢动脉→足部的毛细血管网,所以经过心脏两次,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血液流经下列哪一器官时,会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含营养物质多的静脉血(  ) A.脑 B.肺 C.肾 D.小肠 【答案】D 【分析】血液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量高,成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低,呈暗红色。 【详解】A.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生命活动旺盛,耗氧量大,血液流经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脑神经细胞供细胞使用,神经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少、营养物质少的静脉血,A错误。 B.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B错误。 C.肾是产生尿液的器官,作用是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血液流经肾时,血液内的废物减少,同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肾脏细胞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少、营养物质少的静脉血,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时,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所以从小肠流出的血液中含营养物质较多,同时血液中的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小肠的组织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组织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从小肠流出的血液变成了静脉血,D正确。 故选D。 3.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