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44971

第22课《伯牙鼓琴》课堂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92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学年
  • cover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牟平区 一、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部编教材第六单元第21课课文。第六单元的课文有《月光曲》《京剧趣谈》《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它们均与艺术有关,或讲述故事,或揭示奥秘,或阐发事理。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开启艺术之旅,领悟艺术的奥秘,获得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通过课下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但是对文言文这种类型的文体还是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先入为主认为文言文难学、难背。所以,学习本课要在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朗读,先把文章读准、读顺,再指导学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还要反复诵读,注意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增强文言语感,读出韵味和感情。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采取问题引领,文言结合的形式,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加深认识。 三、教学目标 1.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和感情,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1.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和感情,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方法 1.谈话法 2.讲授法 3.诵读法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生:齐读《伯牙鼓琴》。 师:这是我们上初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大家觉得文言文难吗? 预设: (1)生:难。 师出示长篇文言文图片。 师:确实。以这篇初四的课文《岳阳楼记》为例,它跟我们平时所学的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2)生:不难。 师:同学们很有自信。不过,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像《伯牙鼓琴》一样短小。比如这篇初四的课文《岳阳楼记》,它跟我们平时所学的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生:一眼看去很难懂,而且没有标点,不知道在哪里断句。 师:原版的文言文确实没有标点符号,而且生涩的语言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不过,大家也不要被它的“难”吓怕了!文言文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读!(板书:读) (二)初读得法 师:下面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板书:准) 一读正音———强调“少shǎo选”“汤汤shāng”“绝弦xián”“复为wèi” 师:第二步,请大家凭借着自己的语感,给句子划分停顿,并说说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停。(板书:顺) 师生交流,总结方法 1.句子的人名后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中间停顿。如: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2.语气词后停顿且延长。如:哉、乎这两个语气词。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师:大部分同学读成了“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为什么要在“乎”前面断呢? 生:感觉。 师:“乎”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回答不出来。 师:“乎”确实没有实实在在的意思。它和“哉”字在文言文里都属于“虚词”,(板书: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但是有一定的作用。在本句中,“哉”和“乎”表示一种语气。“善哉乎”是什么意思? 生:真好啊! 师:是啊,语气词“啊”要紧紧跟在“真好”后,而不能读成“真好,啊!”,所以,“善哉乎鼓琴”应该怎么读呢?(板书:哉、乎|) 生:善哉乎|鼓琴。 师:这两句呢?“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生: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师:语气词除了停顿以外,还需要把声音拖长,以充分体现情感。试着读一下。 生读。 3.“而”字前面一般停顿。如: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师:“而”也是虚词,和“哉”“乎”这两个语气词不同,“而”的作用表示连接,一般在它的前面停。(板书:|而) 4.根据句意划分停顿。如: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