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5318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06718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怀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被贺知章称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生平: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生活。 补充: 1、李白供奉翰林是李白在翰林院做学士。 2、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3、翰林院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补充:李璘,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其母顺仪郭氏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之妹。李璘幼年时失去母亲,由其异母兄李亨亲自抚养,李亨常常把李璘抱在怀中同睡。 李璘年长后,聪明好学,但容貌很丑,颈偏而不能正面看人。 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怀着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离开了京城。 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故本诗又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写作背景 《梦游 天姥 吟 留别》 梦中游历 (虚写) 天姥山(浙江) 即梦的地点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写诗的目的:临行前留下诗与朋友告别 解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