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6304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之文学艺术和科技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038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学艺术,解析,AB,练习,随堂,科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之文学艺术和科技·随堂练习A卷 1.宋元时期,由长短句发展而来的词、用于城市坊间说书的话本、散曲等新的文学体裁获得极大的发展,推动这些文学新体裁发展的根源是( ) A.政府重文轻武 B.城市经济繁荣 C.科举制度完善 D.儒学复兴运动 2.宋元话本塑造了另类艺术形象。如《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敢于抗争“三从四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周胜仙的形象也包含着追求自由爱情的婚姻观。这说明当时的文学作品( ) A.不再重视传统伦理观念 B.蕴含了市民的价值追求 C.受到文化专制政策制约 D.由士大夫赋予世俗价值 3.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如下图)。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外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 )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A.时代背景影响士人心态的变化 B.程朱理学坚守夷夏之防 C.文人精神备受民族压迫的摧残 D.元代诗人丧失民族气节 4.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崛起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5.在元杂剧的许多三国戏中,或赞扬刘备的“宽仁厚德”,或赞美张飞的“勇武无畏”,或表彰关羽的“忠义神勇”,或称赞诸葛亮的“智术非凡”,而对“乱中原”的曹操则予以无情嘲弄。这说明元杂剧( ) A.彰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B.以讴歌历史英雄人物为主题 C.冲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D.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 6.图1、图2是宋朝小品(小尺寸)花鸟画。该类作品状物精微,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高峰。据此可知,这类绘画( ) A.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 C.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 D.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 7.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曲辕犁的广泛应用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宋代重视奖励兵器制造与改进。970年,冯继异、岳义方献上火箭法,得赏赐衣物和布帛;998年,官员石归宋献上木羽弩箭,朝廷增加其月俸,授予其子官位。此举( ) A.助推了当时的科技发展 B.维护了国家的持久和平 C.保障了宋朝的军事胜利 D.改变了士人的读书观念 9.元代天文学家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对南海、北海、大都、益都、登州、太原、西安府、成都、南京、扬州、琼州等十七个地点测定了北极出地高度,其范围之广,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这( ) A.是对传统天文学的系统总结 B.得益于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重建 C.说明元代科技水平全面领先 D.改变了传统科技偏重实用的特点 10.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一位天文学家曾向朝廷进呈“简仪”的设计图纸,但直至金亡也没有制作成功。元代郭守敬在“百刻环内广面卧施圆轴四,使赤道环旋转无涩滞之患”通过发明和运用类似近代轴承的新零件,最终于1279年制成了简仪。材料表明,简仪的问世得益于( ) A.统一王朝君主的支持 B.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C.手工生产技术的进步 D.科学家的传承和创新 11.长期以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只是《梦溪笔谈》中的文字描述。1996年,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权威鉴定,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木活字印本,将中国木活字印刷的使用时间从元代提前到西夏,捍卫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这说明( ) A.西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