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48382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69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21《出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出塞》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1课第一首诗。第七单元的导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回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决不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这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这首诗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和平、思念家乡的情感,同时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写“塞”字。 2.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联系生活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3.借用地图、时间轴、诗词、微课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感受战争时间之长、戍边将士之悲苦,体会诗人盼良将、保家国的壮志情。 4.拓展诗句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难点:感悟古诗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课件 ppt 微课视频相关图片田字格板贴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介绍边塞诗,直接导入在我国唐代,有这样一群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他们非常擅长描写边关将士征战生活的诗歌,后人把它称作边塞诗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边塞诗歌,他是边塞诗歌的极品,被称为唐七绝的压卷之作。她就是王昌龄的《出塞》。 2.揭诗题齐读课题。 追问:横画比较多的字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横画长短不一,间距均匀、紧凑)。 带着学生书空“塞”,儿歌提示:宝盖写小才好看,三横间距要均等,撇捺舒展,土字扁扁在下边。 “塞”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塞”就是修筑在边区的屏障。这边塞的安危可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塞”是什么意思? 3.知背景 唐朝的边塞在哪里?(出示地图)大家看,这是唐朝的疆域图,绿色部分都是咱大唐的土地,北面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经常翻越边塞侵扰咱中原。于是,从秦到汉就在阴山之上建长城设边关,抵御外敌的侵略。唐朝诗人王昌龄就在这里写下了《出塞》。 (二)读通诗句,感受韵律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交流三个多音字“将”、“还”、“教”的正确读音。 将:关注拼音和注释,确定它读四声。 还:结合诗的语境和意思,知道它表示的意思是“回来”,读 huán。想开去,(出示带有“还”的诗句) 读一读。结合语境,或者联系以往学习的诗句,也能确定读音。 教:结合注释和字典中的义项,确定读音为“jiào”。齐读“不教胡马度阴山”。 3.根据停顿符号,读准节奏。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自学并初步交流。 (1)要想读得入情入境,我们还要读懂古诗。以前我们学过那么多首诗,读懂古诗有什么好方法? (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联系生活) (2)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先尝试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然后想想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3)学生交流。 2.读懂一、二句。 (1)想“秦汉”“边关”,读出“凄凉意”与“悲壮”“秦时明月汉时关”什么意思?这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出示时间轴和战争次数、伤亡人数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谈谈感受。引导学生发现从秦到汉一直到唐朝,历时千年,时光流转,朝代变换,但明月、边关依旧,战乱从未停歇。) 这绵延千年的战争,让多少将士们战死沙场,永远的不能回还。王昌龄看到的不仅是明月和边关,他还仿佛看到了数千年来那战死在沙场的未还之人。(指导学生读诗句) (2)诗句引领,再感“悲凉凄苦”视频展示将士们的边塞生活。这征战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你看数千年来,将士们早已战死沙场但是他们的妻子仍在梦里盼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