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62654

4.3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练习(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10-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711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学年,2023-2024,答案
  • cover
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练习 1.某同学用如图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此凸透镜焦距为 cm; (2)如图乙,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35.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所以此时应将凸透镜向 (“上”/“下”)调整。 (3)乙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15.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性质的应用是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如图丙,将凸透镜、蜡烛、光屏移至光具座如图位置,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甲图中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 透镜,或光屏位置不动,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 眼镜; (3)将甲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能”/“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呈现在光屏上; (4)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测出主光轴上AO长度为m,OB长度为n(m<n),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 A.0<f<m B.m<f<n C.<f< (5)丙图中,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A、B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A处的像比B处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像可能是缩小的 ②B处像可能是缩小的 ③P点位置在B的右侧 ④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3.小明用如图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靠近”/“远离”)凸透镜,此时的像比原来 (“变大”/“变小”)。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 (“指尖的完整影子”/“指尖明亮的完整像”/“烛焰较暗的完整像”)。 4.在如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 (“厚”/“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 ;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3)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乙,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4)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放大/等大/缩小)的; (5)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需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眼镜是 (近/远)视眼镜。 5.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此时光屏上呈现 (正立/倒立)、 (缩小/等大/放大)的 (虚/实)像; (3)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 cm处,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在(2)图乙的基础上,小明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是 (完整/不完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