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6399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16高三历史(人民版 )一轮复习备考试题: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人民版 (教师用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290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人民,备考,教师,检测,综合
  • cover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六) 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 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 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 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 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 解析:材料中的“亲族”说明了政治上的宗族血缘关系,“邑制”指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各诸侯,因而材料观点依据的分封制以周王室的同族同宗作为分封的主体,答案是C项;A、B两项虽体现了周代的政治特点,但与亲族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错误;D项错误,周王虽是“天下共主”,但地方上实行的是分封制下的地方分权,而不是集权。 答案:C 2.下列是四幅关于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若按各区划图所反映的时间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解析:据图中政治特征信息可知,①图中只有郡,应是秦朝的;②图中有郡有国,应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时期;③图中有燕、赵和齐三国,应是战国时期的;④图中有中书省,应是元代的。所以,按朝代的前后次序正确排列的是③①②④。 答案:D 3.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武士对身后的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士说“去北京”。此漫画说明 A.日本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鼓动者 B.西方列强支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C.日本诱导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列强瓜分中国是日本首先发动的 解析:据漫画时间和“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士”,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而“日本武士”对“西方骑士”说“去北京”,说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是冲在最前的,并诱导联军攻占北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错误,鸦片战争时日本也是被侵略者;B项错误,甲午战争爆发于19世纪末;D项错误,首先掀起瓜分中国的是德国,而不是日本。 答案:C 4.1940年8月,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在电讯中写道:“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附近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此电文可考证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解析:据材料中的“河北”“大规模进击”和“平津铁路”等信息,可知这符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于1940年下半年开始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为主的百团大战的情况,所以选D项;A、B两项时间不符,二者都发生于1937年;C项发生于1938年。 答案:D 5.在传统的文化已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时,农民阶级已经学会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拯救社会的道路。近代符合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A、D两项虽然有农民阶级参加,但他们没有向西方学习,而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故答案为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英法联军和清政府,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20年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而历史学家袁伟时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是农民造反,基本对新的文明毫无所知,根本谈不上什么革命。形成两种不同结论的原因是 A.受意识形态的左右 B.政治运动的影响 C.所用的历史观不同 D.掌握的史实不同 解析:肯定太平天国的学者坚持的是革命史观,而袁伟时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认为其对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没有丝毫的推动作用,故选C项。 答案:C 7.1911年10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材料中“大功”后来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