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64469

1.2.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27张)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7433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1.2.1,图版,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时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准备一个地球仪、一瓶胶水和少量墨水。 1.在胶水中加入少量墨水,并搅拌均匀。 2.将少量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在地球仪表面,使其在地球仪表面自然流动。混合物流动一段距离后,沿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转动几十秒后,再观察混合物流动的路线。 注: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仅做北半球的实验。 转动前和转动后混合物流动的路线一样吗 转动后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材 料】 【思考题】 探 索: 核心素养目标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成因。能够结合实际解释产生地方时差的成因。 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时间计算和日期换算。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并运用地转偏向力原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 通过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认识探索事物的规律必须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科学态度。 区域认知 结合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时区的划分及世界时区分布,能够说出某一时刻不同日期的范围。 目录 CONTENTE 昼夜更替 01 地方时 02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03 昼夜更替 01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1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地球既不透明也不发光;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作晨昏线(圈)。 昏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晨昏线的判读 【思考】找出下列光照示意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方法指导】昼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 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昼夜更替的影响 昼夜更替对地表温度调节有重要作用。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使得地面白天增温时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也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地方时 02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1 时 差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右图所示B点比A点先看到日出,因此B点A比点的时间早。 A B 因经度不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 不同经度产生不同的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向东加,向西减。 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定“起算时间”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方法】确定已知点的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图为例: 地方时的计算:定“东西方向” 如图中若已知D点时间,由D点向东可推算E点的地方时,向西可推算C点的地方时。 【方法】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方向,以确定“加”或“减”。 地方时的计算:定“相对时差” 如图中若E点所在经线与ND所在经线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方法】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进而确定时差。 地方时的计算:定“计算结果” E点地方时为: F点地方时为: 【方法】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点时间。 【注意】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 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 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