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68292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63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出的努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及三大改造的意义;从民主法制建设、外部环境、经济建设等方面探索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及表现。 2、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外交方针的原因、在外交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外交方针所带来的影响。 【知识梳理】 思路:建立国家→巩固政权→确立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新中国的筹建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背景: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2)时间、地点:1949.9.21 北平中海怀仁堂 (3)代表:(特点:广泛性)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 (4)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②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③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新中国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历史纵横】【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重点区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项目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相同 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5)意义: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49.10.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二)新中国的诞生——— 开国大典(1949. 10.1 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诞生历史意义: ①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改变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面临严峻形势 1、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军队还在盘踞华南、西南地区,国民党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威胁人民政权。 2、经济上:经济崩溃,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