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70054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配套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3503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六,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童年的百花园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5个生字以及43个词语。朗读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背诵《溪边》。 2. 尝试运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3.通过本单元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当下时光。 4.学会写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并给习作取一个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二)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精读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 《肥皂泡》 ●略读课文 《我不能失信》 ●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拓展:《童年的水墨画》另三首 ●推荐阅读:《开心男孩》 1.找出生字特点,自主识记,归类积累词语。 2.边朗读边想象,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默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借助想象,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想一想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5.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写一个人,写出他的特点来。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三下第六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不相同:《童年的水墨画》是儿童诗;《剃头大师》是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中的一个小故事;《肥皂泡》是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的故事。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童年的水墨画》编排了三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去溪边钓鱼、或是去江上游泳、或是去林中采摘,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回味无穷。《剃头大师》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语言幽默风趣,略带调侃的意味。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却并没有剃头的经验。“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肥皂泡》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仅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则运用大量对话来表现小庆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 这些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除了内容主题有很大的相关性之外,文本之间也有自己的逻辑。《童年的水墨画》与《肥皂泡》描写的是童年的游戏,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剃头大师》展现了童真与童趣;《我不能失信》中讲述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庆龄善良、守信的可贵品质。童年的百花园里,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在学完本单元课文之后,体会了描写的有序、细致,初步掌握抓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人习作。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作了梳理与总结。“词句段运用”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关联;二是仿照例子,练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又为本单元写人习作“写出特点”打下了基础。因此,确定本单元的大主题为“童年的百花园”。为了给学生创设基于教材学习的情境,确定了“嘿,活灵活现的那一个”这一大任务,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