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70891

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117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问卷星预习,通过字理识字、扩词等方法识记“塞、秦、征、将”等4 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 2.结合“雨课堂”高频词汇云,回顾理解古诗的方法。借助书上注释理解“但使、龙城飞将、教、胡马、阴山”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3.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激发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问卷星预习单、班级优化大师、雨课堂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秀场(预学)生趣。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多读诗,多积累,自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吧,看看这几句古诗,大家会填吗? (出示诗句补充完整) 2.这些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句,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理解诗题,介绍王昌龄)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图片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个学乐趣 1.读懂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出塞》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教师范读、学生展示读 强调“教、将”两个字的读音,并试着读准短句。 预设:可通过注释,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准字音。 3.借助“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指名学生再来读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过渡:字音读准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七言诗常为“二/二/三”的停顿,我们试着读出停顿。 借助“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小组展示读。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为后面理解诵读诗句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理解句意,品读诗句 ———共学激趣 1.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2.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理解古诗意思,你都有哪些好方法? 预设:我们可以利用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注释) 有的古诗还可以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想象画面) 有些诗句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联系上下文) 对于一些难懂的诗句,我们还可以借助相关的资料去理解。(借助资料)还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去理解。(结合生活经验) 小结:看来大家积累了很多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让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利用“雨课堂”汇总高频词汇,收集学生运用的理解古诗的方法。 3.能试着说一说运用了这些理解古诗的方法,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分享交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预设:这句诗没有注释,可以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夜深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战士们身披铁甲、手握长矛,凝视着远方。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羌笛的声音。 这明亮的月,照着这高高的城墙。由秦而汉,由汉而唐,诗人面对这样的边关,这样的月,提笔就写———秦时明月汉时关,时间纵越千年,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 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将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 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