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熟悉劳动争议处理 任务四 潘某与LT公司的劳动争议 案例导入 2015年5月,潘某到LT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11月,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约定公司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可依法变动潘某的工作岗位。 2022年,LT公司因部分业务外包,决定安排包括潘某在内的三名员工转岗。通过审批后,LT公司发布人事命令,将潘某从I部门车辆维修管理岗位调整到E部门成型操作员岗位。 2022年12月2日,潘某签字确认并进入新岗位工作。2022年12月13日起,潘某未再到LT公司工作。LT公司E部门经理多次通过电话要求潘某前往公司工作,但潘某表示拒绝。2022年12月16日,LT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邀请潘某前往LT公司进行调解,潘某到达LT公司,但调解未果。 2023年1月13日,潘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解除与LT公司的劳动关系,主张LT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办理社会保险及档案交接手续。 潘某与LT公司的劳动争议 案例导入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LT公司已将原告潘某原先所在部门的业务外包,其工作岗位已被取消,因客观事实的变更调整原告岗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原告、被告双方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约定,被告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合理、诚信原则,依法变动原告工作岗位。被告调岗的缘由及方式符合双方约定的情形,调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对于原告主张经济补偿的诉讼请求,依法不予支持。 (1)什么是劳动争议? (2)案例中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 请思考 一、什么是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关系所发生的纠纷。从本质上看,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主体围绕经济利益产生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争议。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劳动争议可分为以下几类: 什么是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特点 劳动争议具有下述特点: 劳动争议围绕经济利益,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1)有特定的内容。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及其代表,即一方是企业及其代表,另一方是员工及其代表。 (2)有特定的当事人。 劳动争议既可以由企业和员工协商解决,也可以由第三方参与解决。 (3)有多种处理方式。 课堂活动 判断下述事件是否属于企业劳动争议: (1)企业拖欠供应商尾款,双方发生争议。 (2)员工刚离职,发现自己患职业病,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双方发生争议。 (3)企业部门经理不愿意接受总经理的工作调动安排,双方发生争议。 2~3人一组,讨论问题: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此可知: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协商是指企业与员工就争议的问题直接协商,共同寻找解决争议的具体方案的处理方式。 (一)劳动争议协商 劳动争议的当事人通常互相了解,因此发生争议后最好先协商。在实践中,企业与员工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解决劳动争议的情况非常普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