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74261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堂练习AB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9704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五四运动,传播,解析,AB,练习,随堂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堂练习A卷 1.通过对比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难发现: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而后者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这一区别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A.领导者的周密组织和安排 B.新式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 C.电讯业和报刊业飞速发展 D.广大人民群众对国事的关心 2.“500多名留学生在东京的中国公使馆召开集会,日本军警不满意学生们手持白布标语中的‘打破军国主义’‘取消和约’‘直接收回青岛’等字样,与学生发生冲突,三十六人被捕”。材料中“留学生”的意图是( ) A.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 B.抨击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C.反对日本的全面侵华 D.批评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3.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部分条陈表述为“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旨在强调( ) A.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B.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五四运动爆发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D.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4.据美国人杜威对五四运动的回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般的倾诉、劝诫。日本商品的清单被大批刊印出来,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日货的分类目录,以及替代它们的国货的类似目录,被人们广泛传阅。”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 A.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是新旧民主主义分界点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接受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5.五四运动爆发初期,欧美报刊多持同情和支持态度。进入6月初,部分欧美报刊开始转变立场,例如上海《字林西报》等英文报刊改称学生运动为“骚乱”。这主要是因为( ) A.北洋政府查封进步报刊 B.青年学生呼吁“外争国权” C.欧美报刊迎合社会大众 D.五四运动趋向“十月革命” 6.1918年12月,《每周评论》载:大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到了1919年5月初,该刊物又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该刊物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 D.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7.1919年《神州日报》上刊登了名为《究竟是谁之口腹》的时事漫画(下图)。下列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运动 B.清末新政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8.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对上述两则材料判断合理的是( ) A.报刊报道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真实可靠 9.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 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 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 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 10.“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又有大批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材料描述的事件( )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 B.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与发展 C.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的进程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1.下图是江苏省档案馆藏的传单。 该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