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溶解度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20℃时,NaCl溶解情况见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0 1.5 11.5 ② 10.0 3.0 13.0 ③ 10.0 4.5 13.6 ④ 10.0 6.0 13.6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0% 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45.0g/100g 水 D.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Z一定是熟石灰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同 D.N点表示在t2℃时,X、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KNO3、Na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 B.0℃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 C.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4.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t2 ℃,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饱和 C.使乙从溶液中结晶,多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t1 ℃时,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6.7% 6.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B 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再分 C 炎热的夏天,鱼贴着水面游动 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D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A.A B.B C.C D.D 7.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 A.加水 B.升高温度 C.加入NaCl D.倒出部分溶液 8.如图为氢氧化钠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氢氧化钠属于易溶物质 B.同一物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C.20℃氢氧化钠饱和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52.2% D.使4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只能用增加溶质的方法 9.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2℃时,a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C.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b中含少量a,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10.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C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C,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二、判断题 11.溶液蒸发溶剂后,一定会析出晶体。( ) 12.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13.在20℃时,分别把10克食盐和10克蔗糖放入50克的两杯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全部溶解,说明在20℃时,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相同( ) 14.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 15.一定温度时,某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 三、综合应用题 16.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以捕集CO2,增大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