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82786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9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政治,第七,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论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启示我们应该(  ) A.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B.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发挥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下列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法律体现人民意志 ②保证执法———党与执法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 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促进公正司法 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的《反食品浪费法》聚焦“小份餐”“外卖平台”“婚丧嫁娶”等方面的餐饮浪费问题,是一部应需而立的法律,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绿色发展。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认可或制定国家法律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具体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国家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属于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的是(  ) ①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 ④形成了以党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中华法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源远流长,独树一帜。下列关于中华法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②春秋战国时期,强调礼法结合 ③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④唐朝时,形成了完备的封建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凸显了法治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的紧密关系。关于两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法治建设,法治建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②法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是部分与整体、目标与手段关系 ③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法治建设,对法治建设产生塑造、协调、规范作用 ④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保障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镇江市普法办联合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出村规民约,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的方式广泛征求收集村民意见,经过两委联席会议初审后交村民会议或村(居)民小组会议讨论表决通过。市司法局重点加强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合法合规性审核,确保内容没有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符合村民实际,镇江市相关都门的做法能够(  ) ①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②鼓励村民自觉遵法守法,推动基层行政权力规范建设 ③增强村规民约法治含量,发挥乡村公序良俗正向引导 ④强化村民自我约束意识,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硬性定一个(GDP增速目标),那着眼点就会变成强刺激、抓增长率了,这样不符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我们一直在讲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