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85304

7.1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 (含解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367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九年级,化学,全国,教版,解析,溶液
  • cover
7.1溶液的酸碱性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白醋的pH C.用酚酞试液可区分盐酸和食盐水 D.用水可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2.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过滤和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均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3.实验室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经分析可知,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 D.探究铁生锈条件 4.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红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 5.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6.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粗铜丝可以获得平稳气流 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7.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燃着的木条试验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8.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科学家能把水变成石油 B.分类观: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都含有H+ C.微粒观:过氧化氢(H2O2)是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的 D.守恒观:10g氢气在10g氧气中燃烧生成20g水 9.以下“水”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A.糖水 B.盐水 C.氨水 D.汽水 1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用多种消毒剂。氯气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1:18 D.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二、判断题 11.酸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 ) 12.氨水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 13.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14.碱性溶液遇酚酞溶液变红。( ) 15.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Ⅰ.氧气的制备和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实验。 (1)装置A、B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固体X为 (填化学式)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该实验可观察到: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 气味的气体。 Ⅱ.制备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 (3)用装置D制备二氧化碳。 ①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块状石灰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是 。 (4)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时间,向所得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Ⅲ.制取氧气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要制取1.6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然后将其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振荡,惊奇的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酚酞先变红又褪色的原因是 。 (2)【提出问题】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