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6课 经济危机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 第一章 世界经济危机 一战结束后,欧美国家的经济逐步复苏。从1923年至1929年秋,美国的汽车工业产量增长255%,提供了近500万个就业岗位。汽车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状况,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繁荣带来了投资热潮,股市疯涨,投资逐渐演变为投机。1929年3月有人警告说,这种无节制的行为将导致崩溃。几个月后, 一场世界经济大危机果然爆发。 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流水线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40 90 140 190 240 290 340 (年) (道琼斯)指数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1927-1933年 美国股市行情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大量股票被抛售。这一天被称为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四”,它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经济 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工人 工资低 生产 消费 商品 过剩 商品数量猛增 消费能力低 大于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原因 1931年,美国联合银行(American Union Bank)倒闭。 1929-1932年间,美国共有5761家银行破产 。 银行破产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表现 股市崩溃引发货币信用危机,上万家银行倒闭,企业大量停产,失业人数激增。 1933年,美国的失业人口达到了1700万。 工人失业 1936年的加利福尼亚,一位有7个孩子的失业母亲和她的住所。 表现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 缩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 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破坏力强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特点 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艰难求职 ②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国家管理的重大缺陷 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①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 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 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影响 第二章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 (1882—1945年)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 项目 主 要 内 容 效 果 改革银 行制度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银行复兴,存款迅速增加。 整顿 农业 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得到控制,农业开始恢复。 调整 工业 通过《工业复兴》,制定公平经营规章。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缓和了阶级矛盾。 兴建公 共工程 政府组织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罗斯福在签署文件 罗斯福在发表讲话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场主和大种植园主; 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 一周五天工作制是怎样来的? 1938年6月,在罗斯福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它规定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