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89608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随堂练习B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519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随堂,解析,练习,管理,5课,选拔
  • cover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随堂练习B卷 1.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称“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置、任免、铨选、考核的法规,对违规、违纪、失职的官吏,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撤职,永不任用。由此可见秦朝( ) A.只重视劳绩忽视道德危害巨大 B.严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稳定 C.有利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 D.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 2.汉、魏时期的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这反映出( ) A.察举制保证了政权的稳定性 B.封建统治基础亟需扩大 C.察举制提高了地方官员素质 D.重文抑武的价值追求 3.魏晋南朝时,负责品评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权贵一旦失势,其子弟就会被中正“削下”降品。这客观上反映魏晋南朝( ) A.寒门士族的崛起 B.选官权力中央化的趋势 C.官吏选拔的开放性特征 D.官僚体系的混乱 4.秦朝时期的上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是由县级行政单位直接上报中央,而西汉时期则是县首先上报上一级的郡,再由郡上报给朝廷。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 A.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经完善 C.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5.下表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刺史、州牧的罢置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时期 罢置情况 改制内容 西汉成帝绥和元年 罢刺史置州牧 刺史官秩提升、固定治所、监察范围扩大 西汉哀帝建平二年 罢州牧置刺史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 正十二州名分界 刺史掌握临时军事权力、获得一定地方行政权 新莽天风元年 置州牧、部监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复置州牧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 罢州牧置刺史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改刺史为州牧 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A.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C.皇权衰弱导致刺史行政化 D.制度变迁受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6.下面是唐宋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由表中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 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国子学 唐朝 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太学 唐朝 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及庶人中的杰出者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知识分子成为主要参政力量 B.宋代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C.教育逐渐摆脱贵族垄断局面 D.理学思想影响不断扩大 7.唐代的科举制度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和钻习儒家经典,“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 ) A.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 B.选拔了实用人才 C.带动了社会尚学风气 D.改变了官场风气 8.宋朝时期,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由州“录报在京所属,依格资序一色,方许补满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这项制度( ) A.体现了官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国的理念 D.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的流程 9.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多为敕授;唐代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一般御史迁到尚书省即为员外郎等清要官职。这表明唐代( ) 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 B.监察官员地位显要 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10.唐朝规定:“凡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