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91530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新课标)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37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7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变化,教案
  • cover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了解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研读史料和教材,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及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战后日本一片废墟,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都面临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但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不仅迅速恢复了经济,而且,实现了经济的重新振兴,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美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有哪些新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探究新知 (一)欧洲的联合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尽管他们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二 二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三 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 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归纳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的原因。 提示:西欧原有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材料展示: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为振兴经济,促使经济更快发展,也为抗衡苏联、东欧,摆脱美国控制,提高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3.教师展示图片及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时间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 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1948—1952年,马歇尔计划共向西欧各国提供了近130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另一方面为自己的过剩产品和资本寻找国外市场。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运用第三次科技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