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93167

第5章 数据分析—动态分析法 课件(共56张PPT) -《统计学基础与应用》同步教学(高教版)

日期:2025-10-1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018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教学,同步,统计学基础与应用,PPT,5章
  • cover
(课件网) * 工作任务 任务1:已知北京市2000-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如何进行分析? * 表5-1 北京市2000-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 *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 3161.0 3710.5 4330.4 5023.8 6060.3 6886.3 7861.0 9353.3 10488.0 北市市年末常住人口 1363.6 1385.1 1423.2 1456.4 1492.7 1538.0 1581.0 1633.0 1695.0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5726 19155 21852 25312 29674 34191 40117 46507 56328 主要内容 5.1 认识时间序列 5.2 时间序列的指标描述 5.3 时间序列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要点 时间序列平均数的计算 时间序列水平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指数分析 时间序列发展趋势预测 * 5.1 认识时间序列 5.1.1 时间序列的含义 5.1.2 时间序列的种类 * 5.1.1 时间序列的含义 时间序列是指反映某种现象的同一指标 ,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制的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时间和指标数值是构成时间序列的两大要素。 * 5.1.2 时间序列的种类 * 5.2 时间序列的指标描述 5.2.1 水平指标的计算 5.2.2 速度指标的计算 * 5.2.1 水平指标的计算 1.发展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 3.增长量 4.平均增长量 * 1.发展水平 所谓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用a表示,其中a0表示最初水平, an表示最末水平,中间各项数值叫做中间水平。 * 2.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不同时间观察值的平均数,用 表示,又叫做序时平均数。在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需根据不同时间序列类型进行计算。 *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 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 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 间隔不等连续时点数列 间隔相等间断时点数列 间隔不等间断时点数列 * 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 * 例题 表5-2 某公司5月份人员变动情况 * 间隔不等连续时点数列 * 例题 表5-3 某公司5月份平均人数计算 * 间隔相等间断时点序列 * 例题 表5-4 某企业2009年员工期末人数 * 间隔不等间断时点序列 * 例题 表5-5 某企业2009年员工期末人数 *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序列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由于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可由两个时期数列、两个时点数列、或由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对比形成,因此在计算时,因采用按时期数列或时点数列不同的方法计算。 * 3.增长量 增长量是报告期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相减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固定的基期水平水平相减, * 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 * 各期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逐期增长量 4.平均增长量 * 5.2.2 速度指标的计算 1. 发展速度 2. 增长速度 3. 平均发展速度 4. 平均增长速度 * 1. 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 例题 表5-9 北京市2000-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情况 *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之除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 2.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去100%,即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00% * 3.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某种现象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表明该现象在一个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一般采用水平法(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 *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水平—1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