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96326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387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略读实践课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一)检查预习,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诗篇。董存瑞就是其中一位。 用较快的速度自主阅读课文,然后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一座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在危急关头,董存瑞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支撑起炸药包炸掉了暗堡,壮烈牺牲。战士们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消灭了全部的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2.交流背景资料 1946 年,敌军占领隆化。1947 年,我军第一次攻打隆化,因攻坚经验不足,缺乏炮火,攻城未克。1948 年 5 月 25 日,我军发起第二次隆化攻坚战,历时 21 个小时 20 分钟攻下隆化。隆化攻坚战的胜利,切断了敌军增援东北的重要通道,为辽沈战役扫平了道路。 解放隆化的战斗中,阻碍我军前进道路的桥型暗堡得到其他碉堡的火力掩护,且又设在河道内,低于周围的地面和堤坝,即使火炮也无法威胁它,只能靠步兵爆破战术来摧毁工事。如果董存瑞没有及时炸掉暗堡,毫无炮兵掩护的步兵必然会拥挤在隆化中学护城河内被密集杀伤,整场战斗甚至冀热察战役都会受到影响。 3.阅读文前提示,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任务一:借助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精神品质。 任务二:交流神态、言行描写的作用,并用此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我们用什么方法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迁移学法,体会英雄可贵品质 通过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1.回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学法 2.迁移学法,运用学习单自学 摘抄印象深刻的句子 董存瑞的精神品质 神态描写 言行描写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瞪着”“迸射出仇恨的火花”是神态描写,说明董存瑞的内心燃起了对敌人深深的仇恨。“跑”“坚决地说”是言行描写,刻画出了董存瑞急切想要炸毁暗堡的决心。 3.交流汇报,体会董存瑞的精神品质。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这是对董存瑞的动作描写。“夹紧”“匍匐前进”“滚上好几米”写出了董存瑞的英勇顽强。 3.交流汇报,体会董存瑞的精神品质。 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钢铸一般的脸”“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高喊“为了新中国”,从对董存瑞的神态、语言描写可见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甘愿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战士。 3.交流汇报,体会董存瑞的精神品质。 “昂首挺胸”“托起”“顶住”“拉”,董存瑞这一连串毫不犹豫的动作,意味着他放弃了生命,选择了解放的胜利;放弃了小家的团聚,选择了大家的幸福;放弃了自己的未来,选择了新中国。 人物的神态、言行都是内心想法的外在呈现。成功的神态、言行描写,能更好地烘托人物形象,帮助读者体会人物形象。 3.交流汇报,体会董存瑞的精神品质。 (三)学法小结,依法自学《石灰吟》 (三)拓展阅读,交流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默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千古杨根思(节选)》,聚焦第 12、13 自然段,借助思维导图解答丛书批注中的问题———从人物的神态、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杨根思? 杨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