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026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46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15课,汉通
  • cover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编号15) 学生班级 _ 学号_____ 小组 _____ 姓名_____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4.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5.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 (1)含义:今天甘肃_____和_____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在西汉被称为西域。 (2)西域与匈奴的关系: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_____和____ 2.张骞出使西域 ⑴第一次出使西域: ①背景:在今天甘肃敦煌一带,原来居住着一个_____ 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②目的:汉武帝决定_____ _,夹击匈奴。 ③时间:_____ ___ ④经过:张骞带有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捉住,扣留了10年。他坚贞不屈,设法逃走,辗转到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生活安定,无意与匈奴打仗,在张骞回来的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最后张骞乘匈奴内乱才脱身回到长安。 ⑤结果:张骞这次出行13年,受尽磨难,虽未能完成使命,但是他也了解到西域的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很想同汉朝往来,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_____ ___。 ⑵第二次出使西域 ①目的:加强_____ ___交流。 ②时间:_____ ___ ③经过: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代表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金帛,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者携带礼物_____。 ④结果及影响:汉通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日趋频繁,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⑶西域都护的设立 ①时间:_____ ___ ②方式:_____ ___是西汉派驻西域的进行军事、行政管理长官。 ③职责: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 ④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立,说明我国_____ ___的很多地区在西汉时就已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 ⑴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和欧洲通商变成可能,这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⑵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_____抗衡,这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⑶西汉时期_____ ___出现,社会较为稳定,国力空前强盛,经济发展,特别是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2.丝绸之路的开通 ⑴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 ⑵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_____通过_____ 运往_____,再转运到_____ ,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路上因有大量的中国丝织品运往西方,从而受到西方的欢迎,所以把这条路叫做_____ ___。 3.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⑴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_____ 交流。 ⑵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_____ ___。在对外经济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带一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1.目的:恢复对_____ ___的管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